前段时间,我在美国与一位女士合作,她有一家私人企业,她非常投入,富有创造力和责任感,而且很有可能取得成功。然而,事情还是在走下坡路,这主要是因为她与员工的关系--她过于放任,缺乏界限,而员工们却很容易(有时是很有操纵性地)滥用这些界限。我们处理了她的内疚感、不适当的责任感以及对他人对她的决定的反应的恐惧感。在解决了所有这些问题之后,我们发现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也许是关键问题。那就是希望。她一直希望她的员工最终能理解和欣赏她,并开始在工作中投入精力。当然,在她的早期家庭中,也有类似的未实现的希望。她的一些特别善于操纵的员工可能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并满足了他们的希望。谨以此文纪念她。
为什么很难意识到希望是不健康的?
大多数致力于自我提升的人都希望化解不愉快的情绪:恐惧、羞愧、内疚、愤怒......这是意料之中的,也是很自然的。然而,有时 "积极的 "情绪实际上可能是 "消极的 "情绪。怎么会呢?如果它促使我们忽视事实、经验和常识,做出未经深思熟虑的、不平衡的选择。
不切实际的希望就是这样一种情绪,有时它会比不愉快的情绪(也许不包括暴怒)造成更大的伤害。恐惧和羞耻等不愉快的情绪会促使我们更加自我克制,从而错失一些机会。但我们往往会因为它们令人不快而与之对抗。另一方面,希望会促使我们做出不明智的、不切实际的决定--而且它非常令人愉快,极具诱惑力。
希望让世界运转。希望激励着人们冒着生命危险(或牺牲生命)追求进步,激励着每个人不顾激烈的抵抗,引领(或拖累)人类前进。但另一方面,在许多无声的、不那么明显的方式中,在许多不成文的生活中,不健康的希望是一种 双刃剑.
就像我们避免不愉快的情绪一样,我们也倾向于接受、追随和增加愉快的情绪。 我们的身体遵循一种相当简单的本能:不愉快=坏,愉快=好。 希望不仅仅是令人愉悦的,它还能在我们需要的时候给予我们力量,也就是说,当事情看起来黯淡无光的时候--希望是我们的主要动力之一,甚至是生活中的主要需求。
尽管如此,正如不愉快的情绪并不一定是错误的(例如,悲伤可能会让我们发现也许未被发现的爱的潜能,或对他人更多的同情),愉快的情绪也可能会让我们忽视客观现实或长期后果。
痴情 这是最明显的例子,而且往往与不切实际的希望交织在一起。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有机会体验过这种组合的力量和强度,它是如何使人们忽视理智、理想化世俗、为不可原谅的事情辩护的。希望加上迷恋,会让人多年来遭受明显的虐待。在其他一些关系中,希望也会让我们把时间拖得更长,而这是不合理的:通常是家庭关系,也包括一些商业关系(因为很多人都会自发地把童年的问题投射到商业环境中,就像上面的例子一样)。
营销和政治领域的操纵者 (营销)对希望的力量了如指掌。营销实际上可以很好地概括为 贩卖希望如果对重要事物的希望能够以足够吸引人的方式被激发出来,那么即使是聪明人也会重蹈覆辙,无视爱因斯坦的名言:"精神错乱就是重复做同样的事情,却期望得到不同的结果"。在政治上,把希望寄托在错误的人身上,不仅会在国家层面,而且会在全球层面造成极具破坏性的后果。
如果我们因希望而犯错,就不太可能得到同情。犯罪甚至不幸的受害者往往会被一些人贴上愚蠢、不负责任等类似的标签,这些人喜欢 指责受害者 - 而通常情况下,这些受害者唯一的错误就是选择了希望而不是谨慎,以及 红旗.重要的是,即使别人试图贬低我们的错误,我们也要善待自己,支持自己。但是,作为社会人,我们需要他人的反馈,而无视他人的反馈并非易事。您可以通过与自己建立良好的关系,主要是通过以下方式,来增强自己抵御嘲笑和贴标签的能力 与自己的情感交朋友.
幼稚的希望和如何对待它
这种希望凌驾于理智之上的力量从何而来?当希望植根于童年的记忆中,或者我们可以称之为幼稚的希望时,这种情况就会发生。 不仅不愉快的情绪往往是幼稚的而 "积极 "的情绪也可以是这样的。(了解如何识别幼稚情绪,请参阅 本条.)
童年时期的希望促使人们做出不平衡的决定,而这种希望往往与某种自尊问题有着微妙的联系,并且 未满足的需求比如:我们可能希望在类似的情况下或与类似的人相处时,我们会得到儿时从未得到的东西(比如认可或理解),证明儿时无法证明的东西,或者弥补儿时经历的不公正或混乱。同样,这在爱情关系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但当然并不局限于爱情关系。
一旦你意识到这一切,你就可以像对待其他幼稚的情感一样对待幼稚的希望:带着同情和爱,同时也带着对客观现实的认识。你可以认识到隐藏在希望背后的需求,并 以更健康的方式满足这些需求.你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想方设法创造出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必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最后,如何才能知道什么时候希望是健康的、成人的,什么时候应该听从它的建议呢?通常情况下,当希望不与紧迫感和担心自己会错过什么东西混杂在一起的时候,才是健康的、成人的希望。当你能够轻松地考虑客观环境和各种可能的决定和结果,而不是觉得有必要忽略它们时,你的希望就是健康的。就像健康的爱情一样、 当它不是源于需要和匮乏感,而是源于喜悦和满足时.要做到这一点,你首先要专注于内心,与自己建立良好的关系,然后才是你对外界的要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