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伴侣成为父母的替代品时会发生什么?

? | 31.5 ?. 2018 | 爱与亲密关系

 

试图改变伴侣

当我为夫妻(也包括个人)工作时,在他们对伴侣的尖刻批评中,我常常能猜到一个人想对父母说什么,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或不敢说。(有时,我真的能看到他们的眼睛失去了焦距,好像他们真的看不到眼前的这个人了)。在与我共事的人中,至少有 95%。 联系 他们成年后的亲密伴侣关系与童年时期的条件反射之间的关系很快就变得非常明显。其中一种模式是 希望伴侣会改变,而问题父母却从未改变过.有时,这种情况在恋爱初期就已经很明显,但更常见的是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后才显现出来。

这种希望会让一些人长期处于低质量的关系中,自我牺牲,痛苦不堪。还有一些人可能会不停地指责、惩罚、贬低甚至虐待他们的伴侣,试图让他们改变。一个人会选择哪种方式,主要取决于 他们在早期家庭中学到的生存策略,以及父母的榜样通常是同性别的父母,但并非总是如此。认为伴侣与父母相似往往会导致 不怀好意 (对父母的怨恨投射),这往往是亲密关系的 "杀手"。即使伴侣的缺点很小,而且是无意识的,如忘带东西、回复短信不够快、对混乱的容忍度不同等,这种情况也很容易发生。)

当伴侣的某些行为触发了童年记忆("年龄倒退")时,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即使他们在理论上意识到了这种可能性。童年情绪被触发的最明显信号是 反应异常强烈.因此,如果你感到强烈的愤怒,继而在精神上指责你的伴侣,我建议你考虑一下这样的反应是否至少有一部分与你过去的某些事情有关(即使伴侣现在的行为可能会现实地激怒你,但成年人的激怒通常还是比较温和的)。

由于与父母有关的未决情绪通常基于某种形式的信念,即认为自己不够好、与被拒绝有关的创伤、不被爱以及类似情况,因此试图改变伴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努力争取最终获得我们内心深处某些孩子所渴望的认可、肯定和赞赏.这种希望是一种强烈的动力,它使许多人与不相容或不健康的关系联系在一起。然而,即使这样的希望得以实现,外部经验通常也无法触及潜意识("内在小孩"),过去的情绪仍未得到解决,并可能在任何新的挑衅下再次爆发。

期望过高

如果一个人从小没有机会学会重视平衡责任或自力更生,他们可以 认为亲密伴侣关系是放弃自己某些责任的机会.这可能是对自己情绪的责任,也可能是对实际琐事的责任。有时,这种人可以把伴侣视为自己需要的源泉,但迟早伴侣会觉得自己沦为仆人。

如果情感纽带建立在幼稚的情感基础上,人们就会认为伴侣应该是完美的、善解人意的、无条件地爱和付出,这其实是很自然的。 正常.当伴侣原来有自己的需求、期望和要求时,这样的人会感到受伤,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被背叛,他们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伴侣越是成为父母的替代品,我们就越不能允许他们不完美,越不能允许他们有自己的身份。 后果很容易预料,很多人都是这样生活的。

忽视后的恐慌

如果我们观察一个小孩与父母,尤其是主要照顾者(通常是母亲)在一起的情况,就会发现只要一切正常、 孩子认为父母是理所当然的,只关注自己的愿望和需要.然而,一旦与母亲的关系处于严重危险之中--母亲因任何原因不在身边(如生病、长时间工作、情感冷淡,对婴儿来说,甚至母亲不在身边也足够了),孩子通常会开始惊慌、哭泣、尖叫,而稍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试图道歉,并保证他们以后会乖乖的,不管母亲不在身边的原因是什么。然而,当安全的常规再次建立起来时,孩子通常会忘记惊慌,转而关注自己的兴趣。

情感不成熟的成年人往往会表现出类似的行为模式:把伴侣视为理所当然,直到伴侣宣布他们受够了;之后,惊慌失措、道歉、许诺全世界、从天上掉下星星之类的事情接踵而至--但当关系恢复正常后,他们又开始忽视伴侣的需求(这往往包括贬低、虐待和欺骗伴侣)。在恐慌和后悔的阶段,这种人可能会表现得很真诚,很有说服力,并不断地拉着伴侣的手,以一种 希望与失望交织.我们可以猜测,这样的伴侣会不断重温自己童年的记忆,与不负责任的父母一起,在希望与失望中交替前行。 不健康的纠缠通常是相互的.

在这种关系中,更负责任的人通常会憧憬在相互尊重、相互体谅和相互理解的情况下,这种关系会变得多么美好。他们相信自己的伴侣一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或者至少让他们意识到这一点不应该那么困难,而解决的办法只需要一些合理的对话和分享观点。然而,人都是感性而非理性的,如果伴侣有强烈的逃避责任的需求、 不讲道理,不解释,也无济于事......就像对不负责任的父母没有任何作用一样(但孩子仍抱有希望,因为他们无法想象失去希望的样子)。

要让不负责任的伴侣改变,他们需要愿意 改变自己的一些基本生活价值观这在正常情况下很少发生。人们通常需要经历因其人生决定而导致的重大痛苦,才能真正理解他们旧有的价值体系对他们的损害而非帮助。有些人即使遇到这种情况,也不会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因此,我对这种人的伴侣的建议是,主要集中于改变他们自己的情感条件,因为这种条件使他们与这种关系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希望他们的伴侣会改变。

 

为什么建设性沟通有时不起作用?

虽然这种模式本身与性别无关,而且特定的家庭环境可能会使情况发生很大变化,但传统的教养方式往往给予男孩更多的自由,往往允许他们(有时甚至鼓励他们)不为他人承担重大责任或考虑他人。此外,孩子们往往把拥有更多自由、花更多时间远离家庭的父母(在传统社会中通常是父亲)理想化,而把花时间与他们在一起、提出要求、给予批评和施加限制的父母(因此通常是母亲)视为理所当然,甚至怨恨(正如人类天性的一部分是欣赏稀缺和不可获得的东西,而把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视为理所当然一样)。

如果母亲在实施管教时不够坚定和一致(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孩子就会逐渐学会无视母亲的要求和警告,直到母亲变得非常生气,并愿意将她的威胁变成现实。因为 与异性父母的关系往往反映在与爱情伴侣的关系中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养成一种习惯,对伴侣的要求、需要和请求视而不见、不当一回事,就像对母亲一样......直到伴侣变得非常生气。

这种模式很容易 不知不觉因此,它不仅会出现在自私自利和攻击性强的人身上,也会出现在性格温暖、善意的人身上。这些人可能不是故意忽视温和友好的抱怨和请求,而只是因为这种习惯根深蒂固。

这可能会让他们的伴侣感到非常困惑,他们最终会 越来越多地诉诸非建设性的批评和指责就像他们可能从自己的父母那里听到的一样。这可能会触发被忽视者的童年记忆和幼稚情绪(年龄倒退),他们可能会采取防御策略:愤怒和指责作为回报。(他们的孩子很容易通过模仿学习的过程吸收这种行为)。许多充满希望的关系最终以相互失望和指责告终也就不足为奇了。

 

失去激情

浪漫的 "化学反应 "在很大程度上基于无意识的希望,即解决童年未满足的情感需求,以及对我们心目中的父母替代者的幼稚理想化。但是,一旦例行公事占据了上风,童年的需求得不到解决(即使是最完美的伴侣也无法治愈一个人童年的创伤,因为外部影响根本不够),理想化就会停止,幼稚的希望又会沉睡,这时移情的不愉快的一面就会开始显现。 

除了将与父母关系中的不愉快情绪投射到我们的伴侣身上(如上所述)外,我们还经常会突然失去浪漫和性吸引力。如果某个人让我们想起了自己的父母,那么与这样的人发生性关系可能会让我们感到有些乱伦和不舒服。伴侣双方越是纠缠在相互触发的幼稚情感模式中,越是诉诸从父母那里学到的防御策略和沟通习惯,负移情就会变得越强烈,而浪漫的激情就会消退。 

尽管存在种种冲突,但这种伴侣会感到彼此的联系不健康,因为离开这样的伴侣可能会不自觉地感到失去了父母(可能还有其他情况会使分离变得困难)。有些人觉得自己的处境毫无希望,没有出路,于是放弃了希望,屈从于毫无生气的机械式生活。另一些人可能会在风流韵事和冒险中寻求解脱。从外部看,很明显可以找到更健康的解决方案,但要让这些陷入困境的人认识到这一点,他们首先应该愿意审视自己的内心深处--许多人害怕这样做,或者甚至没有意识到需要这样做。 

憎恨异性

正如人们根据幼年时与父母相处的经历(这在各种宗教中都很容易辨认)形成了对至高无上的神灵的印象一样,我们对其他人的期望也是基于我们与父母相处的经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对女性的期望是基于与母亲相处的经历,而对男性的期望则是基于与父亲相处的经历。然而,对异性的负面偏见通常更为明显,因为大多数人不太可能对自己所属的群体一概而论。

我们在幼儿期学到的偏见和概括有时特别难以放弃,甚至难以认识到它们是夸大其词的,因为幼儿期是我们建立关于世界的基本印记和如何在这样的世界中生存的策略的人生阶段。 如果某种信念在无意识中被认为有助于生存,那么试图质疑和改变它就会引起生存恐惧 (往往也是无意识的)。
(在改变从小养成的情感习惯时会产生的另一种恐惧,是害怕以某种方式 "背叛 "自己的家庭或失去在家庭中的地位)。例如,这就是人们不顾一切证据坚持宗教信仰的原因之一。消除这种恐惧也是我们的方法之一。)

总而言之,如果与父母的不愉快经历造成了对伴侣性别的负面看法,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一个人的恋爱关系。这样一来,人们就很容易从最坏的角度看待伴侣(或其性别中的任何人)所做的一切,并推测其最坏的意图。交流这些观点和 "证据 "的网络社区不断壮大,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结果,通常是最不应该或最不希望受到伤害的人--包括孩子--承受了最严重的后果。

几乎不可能没有偏见,因为我们的大脑本能地倾向于 把我们周围的世界过于简单化但很多人都能控制住自己的偏见,不让它们影响自己的行为。(我想在这里提一下,有些人来找我,是因为他们担心自己是坏人,因为偶尔会有一些卑鄙和暴力的想法。这些想法本身并不会让你成为坏人,它们是人类经验的正常组成部分。重要的是你决定如何对待它们--这也是可以改变的)。然而,经常觉得有必要表达对异性的仇恨的人,通常是那些 隐忧 这种感觉如此强烈,以至于他们觉得只有在属于自己的性别中才能找到某种个人价值和力量--也就是说,这种价值和力量并不是自己努力和能力的结果。怀有这种不足感的人很容易受到诱惑,通过虐待他人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而伴侣通常是最容易的受害者。如果这种人没有改变的内在动力,那么任何逻辑推理或劝说都不可能改变这种状况。

 

相关文章

爱情关系中的模式

如何保持激情

试图挽回失去的爱情

 

所有文章

在线辅导 

科斯扬卡-穆克

科斯扬卡-穆克

我是一名整合系统教练培训师和特殊教育教师。我在 10 个国家举办过工作坊和讲座,并帮助五大洲 20 多个国家的数百人(在线和离线)找到了情绪模式的解决方案。我撰写了《日常生活中的情感成熟》一书以及相关的系列工作手册。

有些人问我是否也做按摩等身体工作?

开个玩笑。其实我很温柔的。大多数时候

zh_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