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和占有欲
嫉妒通常是 最幼稚的情感 的。恐惧、愤怒、悲伤、羞愧等类似的体验可以与外部现实相适应(尽管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体验是现实与幼稚、夸张的感知的混合体),而嫉妒则主要基于一种幼稚的感觉,即我们无法得到足够的爱和关注,我们的价值感和自尊取决于他人的选择。
虽然对亲密伴侣的占有欲与生物学和进化论有一定的关系,但嫉妒的本质在于 自卑我们会觉得自己出了问题,别人(也许没有优点,也许有更多优点,我们害怕)得到了我们渴望得到的东西。我们还可能觉得爱和关注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得到了爱和关注,另一个人就会失去。作为一个 自我保护因此,我们会对 "偷走 "我们的爱的人产生愤怒,甚至常常会对我们想要得到他的爱的人产生愤怒。
有些人的伴侣爱上了另一个人,他们会无情地评判和指责那个人,尤其是如果他/她敢于接受这份爱情的话。(我所说的 "坠入爱河 "并不是指对现任伴侣不负责任的性行为和自私的行为)。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可悲的说法,比如:"他偷走了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东西:他偷走了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东西"、"她毁了我的生活"、"受害者 "等类似的话更适合青少年而非成年人。在历史上的许多社会中(有些社会至今仍然如此),通奸会被处以死刑,而且往往是缓慢而痛苦的死刑。试想一下,童年的恐惧和不配感有多么强烈和深重,以至于整个文明都准备好因爱上别人而杀死另一个人!
尽管如此,即使在更先进的社会中,个人仍然会对这种经历做出戏剧性的反应。有些人非常害怕这种经历,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来阻止它的发生,主要是通过以下方式 占有欲妒忌:控制伴侣并将他们与其他人隔离,通常是异性,有时也包括所有其他社会交往对象。他们不仅会嫉妒伴侣的潜在恋爱对象,还会嫉妒伴侣的家人、同性朋友,甚至自己的孩子。有些人想摆脱嫉妒,却不知道如何摆脱:任何理性的决定都是不够的。还有一些人则真的认为自己的嫉妒是正常的、合理的。
这就产生了极其 虐待行为例如,禁止伴侣参加许多社交活动、可疑的质问、争吵、批评、当众羞辱伴侣、勒索,甚至身体暴力和谋杀。健康的亲密伴侣关系是两个人的关系,他们知道选择对方是因为对方有特定的品质和共同的价值观,也知道这些品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他们的伴侣可以对其他人感到友好。相反,夸张的嫉妒会将这种关系变成禁锢、拥有和虐待。
自尊的重要性
孩提时代就有机会建立自尊的人,深知自己值得被爱,他们会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并不取决于其他人的具体选择。因此,即使他们所爱的人把注意力放在其他人身上,他们也能对自己和他人产生良好的感觉。他们不会觉得 需要 "特别" 给他(这是 孩子对父母的要求).他们会接受伴侣对其他人的友好兴趣,认为这是一种正常行为,不一定具有威胁性。他们会意识到 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喜欢不同的人.另一方面,一个人的自尊心越弱,空虚感、羞耻感和对失去的恐惧感越强,就越容易产生嫉妒和占有欲。
我在这里并不是要提倡开放式婚姻和不负责任的性行为--即使 "自由恋爱 "可能是一种理性的理想,但我们并不仅仅是理性的动物。我们是由我们生活的世界以及我们的情感和生理需求所塑造的。否认这一点并不明智。 大多数理想都会被滥用,被推向不健康的极端.
我见过一些人--通常是女性--她们的伴侣用这样的逻辑理想来说服她们允许她们与其他人上床。这样的人不仅会压抑和否认自己的感受,还会失去对伴侣的稳定感和信心,从而扼杀亲密关系。这将成为未来怨恨和不信任的背景。从生理角度来看,女性需要一个稳定的伴侣,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可以依靠。尽管不同的社会和生理因素会使某些人产生与大多数人不同的冲动,但这些冲动仍然存在于我们心中,否认它们是没有用的。
此外,我们是复杂的生物,与一个人实现真正的亲密关系已经很困难了; 在不降低关系质量的情况下,将亲密关注分散到几个人身上几乎是不可能的.
还是这样 生物条件下的嫉妒通常比童年的烙印要温和得多,为健康的决定和健康的自我形象留下空间。嫉妒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与消极的自我形象成正比和直接相关的。然而,这往往不是有意识的。大多数人都会压抑对自己的负面情绪,也许他们会把这种情绪隐藏在傲慢和强势的面具下。 自信行为不等于自尊.自尊的更好体现是我们对他人和自己的尊重程度。 对自己的负面评价通常不会让我们真正欣赏他人通常,我们会试图通过贬低他人来避免自己的自卑感,无论是在心里还是直接贬低他人。
如果我们真的喜欢自己、欣赏自己,如果我们觉得自己值得被爱,我们就会自然而然、轻而易举地找到爱我们的人,而他们也会爱我们。我们不会把一段重要关系的结束视为 "世界末日",即使我们可能需要经历一段最初的悲伤和情感分离期。我们还能对伴侣有更多的尊重、理解和同情,并给予他们我们自己想要的那种自由。
儿童之间的嫉妒
最常见的嫉妒诱因是 诞生 在一个家庭中。感受到缺少爱和关注的孩子会发现责怪另一个孩子比责怪父母更容易。对于第一个孩子来说,第二个孩子的出生通常是一个打击;不仅母亲和其他人的大部分注意力突然转移到了新的孩子身上,而且大孩子通常也同时被赋予了新的责任和期望,这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你需要帮忙带孩子......")。另一方面,年幼的孩子可能会认为年长的孩子得到了更多的尊重、信任和特权,从而产生自卑感。
嫉妒似乎在以下人群中尤为强烈 同性子女.这可能是因为不同性别的孩子需要不同类型的关注,所以他们不会因为兄弟姐妹受到的关注类型而感到威胁。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在以被异性父母吸引为特征的性角色发展时期,每个孩子都与不同的父母结合在一起,因此竞争感不那么强烈。
儿童的嫉妒心更强 如果年龄差距不大.有时,父母真的会偏爱一个孩子而不是另一个。在过去,通常是重男轻女,这在某些文化中仍然很常见,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重女轻子。当然,最理想的情况是父母对两个孩子都一视同仁,但人无完人,凡事都有例外。
每个家庭都不尽相同,没有适用于每个人的通用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之间的年龄差异,以及孩子的教育方式。 父母给予健康的爱的能力 和温暖。孩子越大,父母能给予的爱越多,孩子就越不容易产生不满足感和随之而来的嫉妒心。
对父母的嫉妒
有些孩子会嫉妒父母中的一方通常是同性父母。这种嫉妒通常不那么强烈,孩子们通常会 更惭愧的是 并在表达时受到抑制。如果是对兄弟姐妹的嫉妒,孩子会感到更加困惑和内疚。孩子会意识到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是成人关系中的 "入侵者",因此他们通常会隐藏这种情绪,甚至对自己也是如此。
这种感觉通常出现在三岁到六岁之间,此时儿童对自己的性有了认识。异性父母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因为通过这种吸引力,孩子们会探索自己的性感觉。孩子 同性父母可能被视为竞争.然后,孩子们可能会幻想这对父母莫名其妙地消失,或者让孩子们取代他们的位置。孩子有时会说 "等我长大了,我要嫁给爸爸!"或 "妈妈,你是我的妻子!"之类的话。如果父母反应平静、充满爱意,但不鼓励这种想法,孩子就能度过这个阶段,而不会产生永久性的不足和嫉妒模式。
如果一个家庭是混乱和不健康的,孩子可能会与父母产生不健康的联系。这样的孩子可能会执着地寻求爱和关注,并希望自己能够 "拯救 "父母,让他们幸福。如果父母中的一方被认为是受害者,孩子可能会希望证明自己能比父母中的另一方更快乐。如果父母通过以下模式鼓励孩子这样做 情感乱伦在这种情况下,嫉妒可能会成为一个长期的、真正有毒的问题。成年后,这样的孩子可能会对 "三角恋 "和与他人争夺伴侣的爱的情况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他们可能想摆脱嫉妒......但只要他们的潜意识中还存在父母的形象,嫉妒就会持续存在。
如果您想 战胜嫉妒关键在于 自豪感 以及 "你值得被爱 "的感觉。当然,这也会在生活的许多其他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可以帮助你解决家庭纠葛和无意识模式带来的后果。
查看我的工作手册 "化嫉妒为自尊",请访问 Smashwords 和 亚马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