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纪律的误解
根据网上关于育儿的讨论,相当多的人似乎仍然认为,不打不骂地管教孩子就意味着根本不用管教。他们似乎认为 "不打屁股 "就意味着 "没有后果",唯一的选择就是打屁股、吼叫或善意的言语。(在这样的评论中,通常会暗示善意的言语是浪费时间)。这就好比认为修理电脑慢的唯一办法就是重启或用锤子砸。
我同意父母需要成为孩子的权威。孩子生来就有很多优秀的潜能,但也有各种并非总是那么好或具有建设性的生理倾向。理想主义的父母可能会错误地认为权威是不必要的。有些父母因为害怕冲突或不愉快的情绪而溺爱孩子。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走向另一个极端。0 到 100 之间有很多数字。
我曾经也过于理想主义。同时,我也认识到,养育孩子远比告诉他们不要做什么和相信他们的善良本性要难得多。我现在坚信,严重和屡次违反(合理的)规则需要承担具体的后果。然而,重要的是,这些后果必须是合理的、深思熟虑的,而不是受我们最卑劣的冲动所驱使。
为什么要不打不骂地管教孩子?
养育孩子并非易事。孩子们不理解你的需求,或者他们很快就会忘记你的需求。他们通常会强烈抵制你提出的任何与他们当下愿望不一致的要求。他们天生需要试探你的底线,这样做会激怒你。我们很容易认为他们是有意识地这样做,但孩子的意识和视角与成年人相差甚远。
打屁股和吼叫往往是父母试图快速、轻松地管教孩子的方式,以节省时间和精力去做其他家务。他们可能根本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虽然这可能会让孩子在短期内因为害怕而自我控制,但长期后果往往是有问题的。
有些人声称打屁股并没有伤害他们,反而让他们学会了合作。但问题是,这样做会更好吗?好得多吗?错过了多少机会?如果父母采用更周到的管教策略,他们的潜能还能得到多少开发?
以下是打屁股不是可取的教养方法的一些原因:
- 它妨碍情绪调节。 孩子哭闹或行为不端往往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情绪感到沮丧,而他们又不知道如何交流或管理自己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需要帮助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并学习如何处理这些情感。除了恐惧和情绪压抑,打屁股和吼叫什么也教不了他们。压抑的情绪不会得到解决,它们会留在潜意识中,造成长期的问题。
- 失去联系和信任。 暴力会摧毁孩子的意志,忽视他们的感受。这种情况发生得越多,孩子就越不相信你会关心他们、理解他们。从你的角度来看,你可能认为你这样做是为了他们好,但孩子会失去对你的信任。这可能会导致孩子在以后的岁月里,尤其是青春期的时候,越来越不服管教。当他们长大后,他们可能只是出于义务才想和你联系。到了晚年,他们对待你的方式有可能和你早年对待他们的方式一样。
- 暴力正常化。 从你的例子中,孩子会学到什么是正常的,以及在压力情况下如何表现。换句话说,你可以向孩子灌输这样的信念:在遇到挫折和分歧时,使用暴力是正常的。当他们长大后,他们可能会开始自己使用暴力,或者容忍(甚至为)他人使用暴力。
- 丧失自信心、创造力和主动性。 如果孩子知道你会用暴力来摧毁他们的意志,而不是理解他们和引导他们,他们就会对其他人抱有同样的期望。他们可能会在潜意识里觉得自己的愿望和需求不重要或不对。所有这些都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自信心。缺乏自信会导致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和好奇心。这些可能都不是您想要孩子承受的后果。
另一方面,纪律绝对是必要的。孩子需要学会在自己的需求和他人的需求之间取得平衡。那么,如何在不打不骂的情况下管教孩子呢?
以建设性方式管教孩子的技巧
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误解,我想强调的是,下面列出的一些策略并不是说一出现不受欢迎的行为就使用,而是在深思熟虑的沟通没有结果的情况下才使用。另外,请记住,虽然父母有必要成为孩子的权威,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是 "二等公民"。和父母一样,孩子也有权拥有自己的愿望、情感和兴趣。父母有责任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特的人,即使在经验上不平等,在价值上也是平等的。当我谈到纪律、惩罚和权威时,我并不是说父母有权忽视孩子的愿望和情感,或者操纵孩子使其服从。但是,父母有责任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责任感、体贴入微的社会成员。关键在于找到平衡。
这些策略并不是为了 "训练 "孩子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而是为了在孩子现实地越过他人的界限、拒绝必要的合作时使用。有时,通过高质量的教养方式,包括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他们关注、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这些行为是可以避免的。但并非总是如此。无论如何,首先要问问自己,孩子行为的根源是什么,他们真正需要什么。只有在这样做无效的情况下,你才应该施加后果和惩罚。
- 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 孩子的抗拒可能不是反抗,而是需要理解和表达他们的感受。对孩子表示同情和理解,但仍要坚持自己的要求。和许多成年人一样,如果孩子能安全地表达不愉快的情绪并感到自己被理解,他们可能会很快放松下来,忘记那些感受。这样,反抗的需要就会减少甚至消失。我推荐一本书街区里最快乐的幼儿Harvey Karp 撰写的"...... "一文,以获取更多相关信息。
- 让孩子体验自然后果 他们的行为。如果他们弄坏了玩具,不要给他们买新的。让他们(如果不是太危险的话)受到轻微的碰撞、刮伤或烧伤。比如,我的一个朋友经常对她儿子说:"如果你从楼梯上跳下来,可能会摔伤。我不会阻止你,你自己决定,但要先考虑后果"。她儿子通常都很听话,因为他信任她。当他不听话时,他就有机会学到一些东西。当然,要在合理的范围内运用这些建议。
- 财务后果。 给孩子合理的零花钱,让他们学会理财是件好事。不过,零用钱也为您提供了一个机会,在必要时以实际而直接的方式管教他们。提前警告他们,如果他们继续顶撞,就暂时减少或扣发他们的零花钱。
- 修复损坏.如果孩子打翻了东西,让他们自己收拾,而不是代劳。如果他们太小,无法独自完成,至少让他们帮忙。如果他们冒犯了别人,让他们说三句恭维话作为补偿。比如,他们甚至可以用自己的零花钱来弥补部分物质损失。
- 模仿他们的行为。 虽然这并不总是合适的,但在某些情况下,这可能是一种实用的方法,甚至可以让小孩子知道他们的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如果孩子粗鲁无礼,试着模仿他们。如果他们当着客人的面让你难堪,就做出类似的举动,让他们处于稍微不舒服的境地(你可能需要先向客人解释一下)。如果孩子不理你,就说下次你也不理他们。当然,这种方法也不要太过分,要注意分寸和幽默感。另外,在使用这种方法之前,要考虑孩子的行为背后是否隐藏着未表达的需求,如第 1 点所述。
提前做好 "铺垫 "通常会很有帮助,而不是在时间紧迫、需要尽快完成某件事情时,才试图向孩子解释你的观点。以下是你可以提前做的事情,最好是在你和孩子都放松、平静的时候。
- 解释你的理由。 例如"一会儿,我们要去超市。可能会有一些你很想让我买的东西。但是,我可能不想买,因为它们对你不健康,或者因为我需要存钱买新车。当我拒绝你时,你可能会生气和沮丧。但我现在想解释一下原因。请想想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让孩子为将来的情况做好准备,比在他们情绪失控时试图解释要容易得多。以后在超市里,事情可能不会进展得很顺利,但你可以提醒孩子你们讨论过的事情。
- 事先讨论惩罚措施并保持一致.试着解释有问题的情况,并询问孩子,如果他们行为不端,怎样的惩罚才是合适的。您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当孩子有时间冷静思考并从您的角度看问题时,他们往往会毫不犹豫地配合您的谈话。孩子甚至可能会提出过分的惩罚建议,给你一个宽大处理的机会。之后,当孩子不想要的行为再次发生时,你可以说:"还记得我们说过什么吗?你知道我们说好了这样做的后果吗?现在我们需要坚持这一点"。不要让步。如果约定的惩罚是合理和适当的,执行起来应该不难。惩罚并不一定要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强烈和过分;惩罚也可以是温和的。
从其他家长和网上寻求建议.两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一百个有经验的家长就会有一百个想法。在社交媒体上寻找论坛和群组,让家长们互相交流心得。
除了消极后果,培养孩子的积极动力也很重要。
如何激励孩子
在理想的情况下,孩子们应该从满足自己行为的积极后果中学习。问题是,积极的后果往往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需要时间和耐心。孩子们没有未来感,他们只想现在就感觉良好。以下是一些激励他们的短期和长期建议。
- 以身作则。 例如,如果你禁止孩子做某事,自己就不要去做。如果你希望孩子有某种行为,自己也要有这种行为。孩子主要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要特别注意体贴周到的沟通。
- 共同完成任务。 指望孩子自己做无聊的家务是不现实的。孩子需要社交。你可能也会觉得在同伴的陪伴下做枯燥的家务更容易。让家务成为增进感情、合作、交谈、欢笑甚至唱歌的时间。这样,孩子就不会对家务产生消极的态度。
- 表扬和奖励。 不要做得太过分,因为孩子可能会学会总是期待奖励,依赖表扬,而不是内在动力。但是,不表扬和不奖励也不好。要凭直觉来判断什么时候表扬合适,表扬多少合适。
- 征求孩子的建议和想法。 例如"我知道你每天早起很辛苦。对我来说也很难,但我们必须去上学和工作,否则我们都会有问题。你觉得怎样才能让你早上起得更早?即使孩子没有切实可行的想法,你也要表示理解和尊重。这会增强孩子合作的动力。
- 为孩子提供选择 例如:今天,我们需要洗地板、扫花园里的落叶和擦窗户。你选择做哪一项,剩下的我来做。如果孩子觉得是自己在做决定,他们就更有可能坚持到底。
其他提示
- 不要拖延后果.很多家长会重复自己的要求,直到他们生气并失去控制。如果你允许孩子无视你,直到你开始大喊大叫,孩子就会学会只对你的愤怒做出反应。相反,要冷静而迅速地实施预先确定的后果。告诉孩子:"我再警告你一次,然后进行惩罚"(最好是之前讨论过的事情,如第 7 点)或 "如果你 10 分钟内不做,我就 (宣布具体后果)"。并且要坚持,而不是推迟。
- 要绝对一致。 如果你宣布了惩罚,但却逃避执行,孩子就会学会不把你当回事。因此,千万不要用你不忍心执行的过度惩罚来威胁孩子。温和、合理的惩罚更容易坚持下去。
- 帮助孩子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如果因为孩子不听话而发生了不好的事情,让他们体验一下后果(同样,在合理的范围内),然后问:"你能从中学到什么?"你也可以试着说:"小心别不小心学到了什么!"无论如何,这都比贬低或指责有用得多。
在极少数情况下,孩子可能真的有固有的人格障碍或其他神经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方法可能帮不上什么忙。不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要你花点心思、耐心和创造力,就可以不打不骂地管教孩子。一开始可能看起来比较困难,但从长远来看,这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现在付出更多努力,日后才会有成果,这是成年人的决定。
类似的文章
赞美的黑暗面
如何在不惹恼孩子的情况下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
儿童需要挑战